发布日期:2025-09-08 08:01 点击次数:163
8月29日,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,三大指数集体收涨,创业板指表现强势盘中站上2900点,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持续深化。全天呈红盘震荡格局,早盘冲高回落后午后窄幅整理,尾盘在锂电池产业链全线爆发及科技权重股带动下指数稳中有升,最终全线收红。市场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缩,全天成交2.83万亿元,显示资金在当前位置仍显谨慎,超3300只个股下跌背景下赚钱效应集中于新能源及消费板块。
港股市场温和反弹,恒生指数涨0.32%重上25000点整数关口,恒生科技指数涨0.54%,医药股与有色金属板块强势领涨,半导体产业链则延续调整,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20.46亿港元,显示内地资金对港股低估值品种的配置意愿增强。 从市场运行特征看,“结构性分化”仍是核心关键词。历史经验表明,在指数震荡上行阶段,主线板块的持续性往往优于轮动品种,若因短期波动频繁切换持仓,容易错失产业趋势明确的超额收益。以创业板指为例,其本月累计涨幅已超24%,期间多次单日波动超3%,但坚定持有新能源、创新药等景气赛道的投资者仍能获得显著回报。在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下,聚焦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方向仍是应对震荡行情的有效策略。
主要指数表现A股方面,上证指数涨0.37%报3857.93点,深证成指涨0.99%报12696.15点,创业板指涨2.23%报2890.13点,科创50指数逆势跌1.71%报1341.31点,为当日唯一下跌的主要指数。全市场上涨家数1997家,下跌家数3309家,涨停个股80家,跌停15家,市场分化明显。资金面呈现主力净流出527.66亿元的结构性分化,新能源板块获集中增持而科技硬件方向延续流出。
港股方面,恒生指数涨0.32%报25077.62点,恒生科技指数涨0.54%报5674.31点,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.35%报8947.79点。大市成交3356.01亿港元,南向资金净买入120.46亿港元,医药、有色板块成为资金主要流入方向。
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A股市场新能源主线全面爆发,锂电池产业链掀涨停潮。固态电池概念受龙头公司中报业绩大增刺激全线走强,锂电负极、动力电池等细分领域涨幅居前;稀土及小金属板块延续强势,反映资源品涨价预期与需求复苏的双重驱动。消费板块表现亮眼,白酒指数大幅上涨推动食品饮料行业走强,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提振板块信心;CRO概念企稳反弹,创新药政策支持与业绩回暖形成催化。综合、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前,分别上涨3.86%和3.12%。 港股市场医药与有色板块领涨,结构性机会突出。医药股强劲反弹,创新药相关指数涨幅超4%,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落地推动行业估值重塑;黄金股在业绩大增带动下普涨,全球降息周期下资源品配置价值凸显。科技股呈现分化,部分互联网龙头涨幅较好但半导体产业链承压明显。
领跌板块与驱动逻辑A股科技硬件板块普遍回调,计算机行业下跌1.48%,光通信、半导体产业链跌幅居前,反映市场对硬件端业绩担忧与资金高低切换需求;华为鸿蒙、智谱AI概念同步调整,题材股退潮现象显著。家用电器、交通运输等板块延续弱势,分别下跌1.82%和1.69%,显示风险偏好仍集中于景气赛道。
港股半导体板块集体下挫,金融IC指数跌幅居前,政策不确定性压制板块估值修复。航运板块表现低迷,恒生沪深港航运主题指数下跌1.95%,显示市场对宏观敏感行业仍持谨慎态度。
投资策略建议今日市场呈现“新能源领涨、科技分化”的鲜明格局,政策驱动与业绩确定性成为资金择股核心依据。短期来看,创业板指突破2900点后技术面维持强势,锂电池、创新药等板块的赚钱效应有望延续,但成交量萎缩与超3000只个股下跌提示需警惕分化加剧风险。
中期视角下,产业政策继续提供支撑:国家发改委明确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将聚焦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,2027年应用普及率目标超70%;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,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;广东省出台方案抢抓固态电池、AI手机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赛道投资热点,区域产业布局与政策协同有望打开成长空间。 操作层面建议沿产业趋势明确的方向布局: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关注电池材料、设备及稀土资源等供需格局优化的细分领域;二是消费板块中业绩回暖的医药、白酒龙头,创新药政策落地与消费复苏预期形成双击机会;三是人工智能应用端与机器人概念,国务院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意见推动智能终端普及,叠加行业景气度回升值得重点关注。
进入9月,需警惕科技股估值压力与市场风格切换风险,并密切关注外部市场扰动因素。
下一篇:没有了